2月27日下午,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受邀做客远集坊文化讲坛第四十四期节目,讲述北京出版集团建设出版文化产业园的生动实践,分享他关于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标的思考。讲坛由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主持。
全国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版权协会理事长阎晓宏主持讲坛
讲坛中,康伟围绕“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标、新名片”这一主题,畅谈北京出版集团在建设出版文化产业园的思考与实践,重点介绍了集团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标、新名片的发展战略和进展情况,并从多年来从事大型文化企业管理工作的实际出发畅谈心得体会,与主持人和在线观众进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讨。
康伟表示,文化地标是文化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和层次的必然产物,应具备文化象征、文化传承、文化聚集和文化消费等综合功能。世界名城都拥有自己的文化地标,如巴黎卢浮宫、洛杉矶好莱坞星光大道,北京故宫、鸟巢、水立方等。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标、新名片,就要高站位谋划、高起点设计、高标准推进,一定要顶层设计、高举高打,才可能实现新地标建设的高水平、高效益。打造文化新地标要遵循北京市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中长期规划的宏观引领,坚持文化的核心定位,把握出版为本、运营为先两个着力点,实施用文化园区承载文化产业、用品牌运营接引积累流量、用综合配套涵养产业生态的三轮驱动。未来要将出版文化产业园逐步打造成为立足西城、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北京文化新地标、新名片,成为一个文化产业业态完整、配套齐全的示范区,一个各地作家、艺术家、文艺青年向往的首都文学圣地,一个与市民休戚与共、鱼水相依的城市文化载体和精神象征。
康伟强调,北京出版集团将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标写入集团“十四五”战略发展和规划,全面推动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标的工作。打造北京文化新地标不是一个人的事,也决非一日之功,需要一批人把智慧、汗水、激情融入其中,接续奋战、久久为功,才能见到实效。对于集团党委来说,必须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精神,以“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历史责任感,以只争朝夕的历史紧迫感,加快转型改革,给后来者创造良好开局,为北京出版产业,为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阎晓宏在总结发言中谈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血脉”“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康伟书记在文化领域深耕多年,有思路,有理念,更有成功的实践。今天的讲座,阐述了北京文化新地标是新时代文化发展的客观要求,具有高度和前瞻性,听众可以体会到他传递出来的出版人对于传播优秀文化的信念和信心。阎晓宏表示,出版者的重要职责与神圣使命就是为社会奉献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我们有理由相信,北京出版集团打造的包含多种文化产品的北京文化新地标一定会很快矗立在我们面前。
“远集坊”由国家版权创新基地、中国版权协会主办,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为指导精神。自2017年开办以来,邀请了社会各个领域中最有影响力的人士担任主讲嘉宾,包括历史学家阎崇年、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原主任委员柳斌杰、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沈鹏、得到创始人罗振宇等,是高层次的文化与产业创新交流平台。本期远集坊文化讲坛节目还邀请到了中央宣传部副秘书长郭义强,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黄志坚,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中国散文学会会长叶梅,中国出版集团有限公司原副总裁王俊国,中国教育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原总经理殷忠民,人民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蒋茂凝,中央宣传部出版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主任袁亚平,商务印书馆总经理李平,线装书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利明,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总经理宋志军,人民教育出版社党委常务副书记王志刚,北京出版集团副总经理、总编辑李清霞,北京联合出版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赵红仕,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社长陈高潮,快手副总裁王强,瑞德传媒副董事长兼总裁王旗,中国版权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孙悦等多家业内知名单位重要领导。
活动现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