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由北京出版集团旗下北京伦洋图书出版有限公司策划的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十四五”国家重点出版物,著名建筑史学家曹汛教授代表作之一《林徽音先生年谱》在文津出版社出版,引起了海内外建筑界的广泛关注。
林徽音(1935年改名林徽因),祖籍福州,出身于望族福州林氏,近代著名外交家林长民长女,1904年生于杭州,是我国杰出的建筑家、设计师、建筑史学家和诗人,一生横跨建筑与文学两界,有“一代才女”(胡适语)之称,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声誉。曹汛先生毕业于林徽音所执教的清华建筑系,从学生时代起就对林先生学问人品心向往之,遂积二十年之力,在有限的研究条件下,广泛搜集整理关于林徽音的大量一手材料,对林先生学术生涯的关键节点一一考辨清楚,去伪存真,以事系年,成此年谱长编。
该年谱是国内第一部系统梳理、扎实考证林徽音生平的著作,全面梳理了林徽音教授对中国建筑学所做的贡献,以鲜活的史料回顾了林徽音坎坷而辉煌的一生。林徽音作为中国第一代留学回国的建筑学家,与其丈夫也是事业上的伙伴梁思成先生,一起走过了满怀理想的青葱岁月,共享充满朝气的北平营造学社时光,战争年代濒于绝境的生存状况和近乎于零的研究条件也没有打断他们坚持多年的中国古建筑调查,让后世的我们看到,他们在长年极其艰苦的生活和有限的科研条件下,为建立中国建筑体系、弘扬中国文化做出的卓绝努力。因此,将林徽音的建筑生涯梳理清楚,也就打开了理解中国建筑艺术的一扇门。
内页部分图集
1936年 在山东测绘滋阳兴隆寺它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提供)
1937年,林徽音测绘
榆次永寿寺雨花宫大殿
1937年测绘陕西耀县药王庙
(中国营造学社纪念馆提供)
1937年在佛光寺
林徽因与梁思成商讨国徽设计图稿
曹汛
本书作者曹汛是北京建筑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196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建筑系,师从于梁思成先生,曾任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高级建筑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特聘教授、台湾树德大学建筑系特聘教授,20世纪90年代在北京林业大学教授《中国园林史》。曹汛教授治学严谨,尤精于史源学、年代学考证,著有《中国造园艺术》(北京出版社,2019年版,获得北京出版集团2019年度好书)等学术专著,是建筑界公认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建筑史学家。
这十余年来,因为种种原因,林徽音(林徽因)突然成为文化名家流量的宠儿,市场上关于这一主题的书呈几何式增长,但很可惜,其中多是摘抄二三手资料拼凑的作品,有较大的演绎色彩,真正对林徽音做严肃认真的考证、研究的作品凤毛麟角。曹汛先生的《林徽音先生年谱》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版,对于我们走进林徽音的真实人生具有重要意义。综合来看,我们这本书有如下特色:
考证版的林徽音传
本书作者曹汛先生精于考证,在建筑学界被誉为史源学的代表性人物。曹汛先生积二十年之力,一手资料,还原了林徽音熔建筑家与诗人于一身的本来面貌。
高清资料、手稿复现
本书全面收集了林徽音的生活照片、文学创作和艺术设计等作品,生动呈现了林徽音的生平历程和艺术成就,其中很多资料在公开场合难得一见,林徽音手绘中国传统纹样的展示更是给人以惊喜。
装帧设计,匠心独运
本书邀请名设计师来做整体装帧设计,从阅读感受出发,以设计细节做线索,让读者在看到林先生各个年龄阶段照片的同时,读到当年她生活中的重要事件:她传奇般的家庭生活、求学经历、艺术创作和社会交往,以及重要的研究成果,了解一个民国时代生于江南的小女孩如何成长为胡适口中的“一代才女”,设计师着力设计的细节让读者翻开这本书的过程就是与林徽音的人生同频。
本书装帧设计处处体现了设计师对林徽音的理解,如开篇即是镂空窗边伏于桌前思考的林徽音先生,以此形象化的设计语言来与她最著名的散文《窗子以外》(收入西南联大课本)作为对照。
“用指尖就可以感受到的细节”
本书选择多次获得“中国最美的书”的印刷厂,印刷装订的每一个细节都以“中国最美的书”来严格要求自己,封面上三种林徽音手绘纹样的压凹工艺要一次成型,仅印刷装订就需要一月有余,每一个细节均经过数次实验;内文采用特别定制的高级樱花纸,细腻有弹性,环保轻便,安全护眼。
独家资料,首次面世
本书附有一部2万余字精炼的“林徽音小传”,系首次发表,文字激情澎湃,曹汛对林先生的崇仰之情溢于言表。精心编排、设计的林徽音诗文佳作插页,则细心地装订于年谱中相应的篇章前后,形成对照。
同时,为了满足那些对林徽音生活时代充满向往的粉丝需要,我们选取林徽音临摹的中国传统纹样,用本书主色调做成赠品——笺纸,粉丝们可以用笔尖去感受那个审美的时代。
《林徽音先生年谱》
作者: 曹汛
出版社: 文津出版社
出版年: 2022年7月
页数: 278
定价: 98.00元
图书计划将于近期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