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指导,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承办,北京出版集团协办的2023年度“出版视点”第一场专题研讨会在集团“想心空间”书店举行。本场研讨会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优化重大主题出版”。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党委书记、董事长皮钧,经济科学出版社党委副书记、总编辑陈迈利,山东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志华,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执行董事、总经理李强4位嘉宾分别做主题演讲,中宣部出版局相关负责同志、全国部分出版机构代表500余人线上、线下共同参会。研讨会由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主持。
北京出版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康伟主持会议
康伟代表集团向与会的领导和嘉宾们表示了热烈欢迎并择要介绍了北京出版集团的历史沿革、融合发展成果和新地标建设情况。他表示,此次活动的举行,为整个行业的主题出版工作提供了有益的探索经验和重要的参考价值,为出版业紧跟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伐,提升内容建设水平和服务供给能力,推动主题出版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未来,期待能与出版界同仁一道共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增砖添瓦。
主题出版类图书作为近年来最热门的出版品类之一,成为许多出版单位的“压舱石”“定盘星”。近年来,图书市场上涌现出一批双效俱佳的主题出版精品,吸引读者广泛关注。如何让主题出版更好服务大局?如何让主题出版双效更加凸显?如何进一步优化重大主题出版?
皮钧认为,新时代重大主题出版需要关注个人见识与社会共识未能有机统一、叙事方式与时代发展不相匹配、第一话语权重视不够、对青年的“深阅读”引领不足4个关键问题。新时代重大主题出版要在本源上发力,要在激发现代见识和构建社会共识上发力,通过吸引高水平人才进一步充实文化出版机构队伍,进入高浓度、大纵深的中国故事2.0时代,提升图书出版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作用,对青年的“知识观和知识体系”进行前瞻性引领,用“品质出版和品位阅读”培育时代新人。
陈迈利谈到,许多专业出版社近年来十分重视主题出版工作,策划出版了一批特色鲜明、双效俱佳的重大主题出版物,积极推动重大主题出版物“走出去”,讲好中国故事。他认为,专业社做好重大主题出版要提高认识,开发特色产品形成体系,内容创作兼顾主题性与大众性,凝聚一支位居学科前沿的权威作者队伍,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能打硬仗的骨干编辑队伍。
张志华认为,当前主题出版生产机制基本形成,内涵扩展基本形成共识,主题出版物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日益彰显,已成为新时代出版工作的主旋律。针对主题出版存在的重单向输入少文化践行与活动参与、营销渠道单一脆弱、理论研究与行业实践脱节等问题,建议从注重文化践行推动主题出版工作的情感体验,搭建主题出版营销新场景,加强行业研究与学术研究的优势互补,细化完善评选机制与流程4个方面探索创新。
李强说,地方出版集团已成为全国重大主题出版的重要力量,市场表现良好,精品力作不断涌现,“走出去”成效显著。为破解地方出版集团在重大主题出版方面面临的路径过度依赖行政力量,市场化运作能力不足等问题,建议从打破“目标任务”的被动思维、打破“行业配角”的认知枷锁、打破“速度为王”的选题误区、打破“政治读物”的传统定式、打破“各自为阵”的社际壁垒入手,主动服务国家大局,创新打造畅销精品。
2023年1月,国家新闻出版署启动实施2023年度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这是国家新闻出版署在2022年后继续组织实施该计划,以持续推进出版业高质量发展和出版强国建设。按照“一体三翼”整体布局,该计划包括遴选培育、研讨交流和行业参考三方面重点工作。
“出版视点”活动作为出版智库高质量建设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从2022年开始搭建的出版行业常态化研讨交流平台,坚持高端化、多元化、品牌化,突出思想性、代表性、权威性,聚焦出版业的大事、难事、新事,凝聚行业共识,破解发展难题,推动出版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共举办11场活动,先后邀请40余家中央与地方出版集团、重点出版社相关负责同志、业务骨干作主题演讲,受到广泛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