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英秀堂》
和宝堂 著
北京出版社
谭派艺术是中国最早创立的京剧流派之一,绵延一百多年,至今已七代传人,在中国京剧世家中绝无仅有。谭门七代嫡传世系,个个都是京剧表演艺术的佼佼者,一次又一次把中国京剧艺术推向高峰。本书叙述了谭家七代人为传承和发展京剧艺术所做出的不懈努力,堪称百年中国京剧史的一个缩影。
本书还推出了有声书版本,在纸书的基础上插入了一些谭派唱腔的经典片段,让读者在聆听故事的同时,多了一份亲临其境的美好感受。
《北京皮影艺术》
刘季霖 王伟 著
北京工艺美术出版社
本书收录了许多珍贵的史料和文献,并集中梳理散见于前人文章中关于北京皮影的论述,以及大量清代以来的北京皮影,并对这些作品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总结了北京皮影的艺术特征与地域特征,进而介绍了北京皮影的演出形式和制作的工艺流程。书中配有大量精彩的皮影图片,图文并茂,是一本了解北京皮影艺术的重要窗口。
《论语重读》
刘广安 著
文津出版社
《论语》粗看不难,细看不易。中国政法大学刘广安教授结缘《论语》五十余年,搜集版本近百种,博采众长,对《论语》的篇章结构做了一次深度整合和创新,实现了对《论语》核心概念的系统性分析和现代性转化。
《论语》中出现仁109次、孝19次、德38次、礼75次、君子107次,本书前五章依次选择孔子的这五个重要概念,进行全面集中的文本今译和解读;后两章从为学阶段、交友助学、择师学习、分科学习、启发学习、重复学习、名言名篇等方面丰富了对《论语》内容和思想的综合认知;书后附录是作者特别编写的“东斋辞书目录”111种和“东斋《论语》图书目录”83种,以纪念自己多年淘书的苦乐历程和写作《论语重读》的探寻历程;后记则是作者充满深情地回顾了自己与《论语》之间不断生发的书缘。
《通州大变局(1860—1949)》
杨家毅 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本书以19世纪末到20世纪上半叶的通州地区为研究对像,通过300余份一手档案资料,表现出通州地区在这一时期中的多元文化相互会通与学习互鉴,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改良的探索和实践,并最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从而展现了通州地区的历史风貌。将通州地区的发展史放在中国史、世界史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以通州之大变局折射出中国之大变局、世界之大变局。
《新中国北京十大建筑》
章舜粤 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新中国成立十周年之际所兴建的人民大会堂、中国革命和历史博物馆、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民族文化宫、民族饭店、华侨大厦、钓鱼台国宾馆、全国农业展览馆、北京火车站、北京工人体育场十个建筑工程。十大建筑展示了新中国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也具有特殊的现实和政治功能,早已成为新中国重要的历史记忆和“活着的文化遗产”。本书讲述了十大建筑的修建过程和其中埋藏的故事,论述其背后的新思想,描绘其建筑过程反映的新气象等,肯定这些“共和国标志”在新中国史上的地位,给予恰如其分的评价。
《王世襄珍藏文物精粹》
李玉 编著
北京出版社
王世襄(1914—2009),字畅安,著名文物专家、文物鉴赏家、收藏家,国家文物局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作为收藏名家,王世襄的收藏品可谓是琳琅满目、美不胜收,其收藏方式堪称奇特绝妙、启人心智,其收藏境界则更是令人钦佩仰慕、叹为观止,其收藏文物的原则和精神对现代的收藏者也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本书按照当代王世襄藏品的主要类别,择其精品,分为“家具篇”“古琴篇”“竹刻篇”“铜炉篇”“漆器篇”“造像篇”“杂项篇”七大类,详细记载了共计500余件(组)器物的各项情况,包括文物来源、文物源流、鉴赏要点、收藏心得等,配以近600幅精美插图,图文并茂,相辅相成,供读者品鉴赏析。这些文物,或现在珍藏于博物馆中,或在各大拍卖会中露面,或收藏于其后人手中,具有很高的文物研究价值。本书不仅是对王世襄珍藏文物的一次汇总与整理,更重要的是带领读者从这些奇珍中感悟到一代收藏大家的收藏之道和治学精神。
《永生剧场》
曾铮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本书是青年作家曾铮最新魔幻现实主义长篇小说。少年三月跟着父亲来到了一座小镇,父亲却突然失踪了。小镇本身就是一座剧场,居民都来自同一剧团。起初,三月与剧团的大团长相遇,并目睹了大团长的戏剧《你的葬礼》。接着,死神、教宗、旁白、国王、裁缝、巫婆、面具师、钟表匠等角色登场,一出出高潮迭起的剧目轮番上演。三月也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戏剧之中,难以逃脱。随着剧本的发展,诸多哲学命题被摆上台面,逐一探讨:时间与永恒,自我与大众、死亡与生命、真理与自由。这些命题没有答案,小镇里的剧目似乎要永远上演下去。而少年却坚定地在这永恒的剧场中,继续寻找着他的父亲……
作者从《百年孤独》《卡拉马佐夫兄弟》等经典作品中汲取营养,并借鉴诸多童话故事及典故和寓言,为魔幻现实主义注入新鲜的意味,生发出独树一帜的文学风格。
《长城、骆驼和马——一个中国现代学人对丝绸之路的历史回望》
于晓 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问中亚四国期间,首次提出了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为建设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提供了新路径、新思路。本书分为二十个章节,以时间为序,以游记的形式详细介绍了贯穿丝绸之路的重要国家、城市、地标的历史变革、相互影响,以及丝绸之路的形成历史和不同文化之间彼此碰撞交融的过程。语言简洁、生动,不失风趣,让读者轻松了解到有关丝绸之路的历史文化。
《茶煮落花泉》(图书文创礼盒)
国图创新 义铄堂 编著
北京出版社
《茶煮落花泉》是京版若晴与国图创新、义铄堂中医药研究院共同开发的中国传统文化图书。该书以“四季养生”理论为依据,书中涵盖国家图书馆馆藏的《食物本草》《随息居饮食谱》《神农本草经》等多部经典中医药古籍的内容。此外,本书将按季节为您推荐宜食的中草药茶饮。礼盒附有四款茶包,分别将四季宜食药草融入茶饮中,令传统中草药焕发新活力,让沁人茶香书香伴您走过春夏秋冬。
“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 平装版(24册)
任福君 张藜 主编
北京出版社
本套书为原创中国科学家绘本丛书,共24册,通过简洁的文字、精美细腻的绘图,讲述了竺可桢、钱学森、何泽慧、吴征镒、刘东生、梁思礼、袁隆平、屠呦呦、林巧稚、钱三强、王大珩、施雅风 、徐光宪、彭士禄、顾方舟、顾诵芬、张钰哲、王守武、吴文俊、吴良镛、孙家栋、卢永根、张炳炎、钟南山24位我国不同领域的著名老科学家的成长、学习及工作经历。旨在向大众特别是青少年儿童宣传和弘扬科学家精神,提高科学素养,培育科学精神,树立科学强国的意识,引领大众营造崇尚科学的良好氛围、激发青少年树立投身科学事业的远大志向,以中国科学家为榜样,坚定文化自信,立志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动物小镇的经济学•启迪孩子财商的故事绘本》(共6册)
芳飞翼 著
海润阳光 绘
北京教育出版社
这是一套童话故事绘本。通过6个发生在动物小镇的故事,讲述了小镇上两个村的村民由物物交换发展到货币交易的过程。并通过乌鸦用点子挣钱,野猪开设银行,猴子学记账理财,园丁鸟从透支花钱到节俭生活,富翁野猪不快乐,直到用钱帮到别人才理解了幸福的含义等故事情节,讲述了货币的起源、银行的功能、获取财富的方式、如何理财,以及财富能否带来幸福感等主题。既有知识的传递,又充满哲思,人物性格鲜明,情节曲折幽默,主题积极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