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好书抢先看|《张雪亮讲〈黄帝内经〉》连载(第4期):“躺平”式生活是不是更健康?
时间:2024.01.16

from clipboard


前面我总结过人为什么会得病,总结了5条。第1条,病从口入;第2条,不爱运动;第3条,病由境生,来自外在的因素;第4条,病由心生,来自自己的内心、情绪、压力等;第5条,暂时保密。

不爱运动,就是懒,能站着不走,能坐着不站着,能躺着不坐着。懒能懒出什么问题呢?常见的如肥胖症、高血脂、脂肪肝、血糖偏高,甚至发展到糖尿病、便秘,还有女性多囊卵巢综合征,症状是月经越来越少,体形也越来越胖。

from clipboard

那是不是动得越多身体越好呢?

《素问·上古天真论篇》20个字里面有一个词“不妄作劳”似乎有不同意见。妄,是妄想的妄。关于这个字,大家想到的恐怕就没什么好词儿,比如说胆大妄为、妄想、狂妄。这个妄可以翻译成乱,不妄作劳,意思就是不要乱劳。

那问题来了:动好还是静好?

有人因为这个展开争论,赞成动好的说生命在于运动,“流水不腐,户枢不蠹”。赞成静好的说长寿的以动物为例,乌龟、仙鹤长寿,都是不爱动的,所以有个成语叫“龟鹤遐寿”。豹子、狮子爱动,跑得还快,但是都短命。

《黄帝内经》为什么特别强调不妄作劳?

首先要区分一下,这个劳和动是不是一码事。劳动劳动,大家可能没有认真考虑过劳和动有什么区别。

在《黄帝内经》其他篇章里,说到劳的时候,《灵枢·阴阳二十五人》说:“劳心,少力,多忧劳于事。”劳心劳神,体力不强,经常被事务困扰,烦心事比较多。《素问·上古天真论篇》也提到:“嗜欲不能劳其目。”目,眼睛,眼睛也可以过劳,我们以此类推,身体几乎任何部位都可以劳得太过。

说明这个劳包括了动,但是不限于动。还有个成语叫费舌劳唇,嘴唇老动,舌头老动,说话太多也累。

《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这是《黄帝内经》非常著名的金句名段。

“久视伤血”,眼睛老看一个东西,不怎么休息,伤血。因为“肝开窍于目”,而“肝受血而能视”,所以久视伤(肝)血。少上网、不久视,就是养肝。

“久卧伤气”,一天到晚躺着不动,会损伤气机。过度卧床,易使肺缺乏新鲜空气的调节,肺的机能不强健,而肺主一身之气,所以人体的“气”由此受伤;好多久卧在床的人,容易出现皮肤干燥瘙痒、大便不畅,就是伤了肺气。而肺主皮毛,肺与大肠相表里,导致上述状况出现。

“久坐伤肉”,坐的时间太长,损伤肌肉。长时间坐,不活动,周身气血运行缓慢,可使肌肉松弛无力;而“动则不衰”,动则气血可周流全身,使得全身肌肉尤其四肢肌肉得养。脾主肌,所以,久坐伤(脾)肉。

“久立伤骨”,站的时间太长,对骨头不好。肾主骨,骨头的问题,归肾主管。久立伤腰肾,肾藏精,而精生髓,髓为骨之液,可以养骨,所以久立会损伤人体骨骼的功能。

“久行伤筋”,走的时间太长,伤筋。久行使膝关节过度疲倦,而膝为筋之府,所以说久行伤筋。

“是谓五劳所伤”,就是五种过度的劳作会造成的损害。

我们必须理解“久”的含义,“久”指时间长,长久,永久,可以引申为“过度”的意思。中医学认为做什么事情都要量力而行,不能过度,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围,就会产生不良的后果。

所以,“不妄作劳”不仅仅是指形体的活动,也包括身体各个看得见的部位和看不见的心和神,都不可过度劳作。

from clipboard


本书共分两辑。内容模仿《黄帝内经》原书架构九章八十一卷,撷取原文经典章句与段落,与现代人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相联系相糅合,阐释背后的医学道理,语言幽默风趣,例证形象生动,方法实用有效。

第一辑从生活中常见的健康问题出发,帮助读者快速入门,掌握实用养生技巧;第二辑遵从中医学经典教材逻辑,逐一揭开中医基本概念的神秘面纱,从入门到深化,严谨而不枯燥,“授人以渔”,引导读者学会举一反三,还大众以去伪存真的中医养生“真相”。

作者张雪亮,中国中医科学院博士生导师,研究员,主任医师,原中国医史博物馆副馆长,全国第七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养生文化推广专家,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医养结合专业委员会首任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师从著名中医伤寒大家刘渡舟教授及京城名医孔伯华之孙孔令诩教授。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著有《基层医生临床实用全书》《养生做好8 件事》等专著。作为中央电视台《健康之路》、北京电视台《养生堂》等多个健康栏目特邀主讲专家,向公众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并被评选为“2022 年度中医药科普影响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