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日,著名作家肖复兴新作《天坛新六十记》面世。天坛曾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现如今却是普通百姓游玩的打卡胜地。今天继续连载《天坛新六十记》,邀请读者朋友们一起领略皇城下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
晨练
晨练,是天坛一景。远看人影憧憧,近听笑语喧哗。五冬六夏,都是如此,初来北京进天坛的外地游客,会以为热闹得像集市。
运动场在天坛东门西侧,一直可以延续到北门,那里有两大块空场,高大的白杨树,尽管不是天坛原来的老树,树下踢毽子的、跳舞的、健身的,人也很多,成为早晨运动场的延长线。
这里最早是一片柏树林,后来被侵蚀而成荒地。由东迤逦向北,再向西,后来重新绿化,运动场便是这时候新建的。运动场西北杂树丛生的花园,和几排白杨树下的休闲空场,都是这一时期布局成章。从这里进内垣,才可以看到天坛的古色古香。可以说,这一片区域,树是新树,花是新花,路是新路,尽显新时代特色,是为古老的天坛最外一层勾勒上一圈新材质的蕾丝花边。
运动场,更是新时代的产物。尽管和天坛旧制格局不搭(乾隆皇帝六十岁时就修了花甲门,不愿意再走丹陛桥那么长的一点儿路,身体不行了,明显缺乏锻炼),却是设身处地为现代人尤其是为北京人服务的新举措。有时候,我会想,这样的运动场,故宫和颐和园没有,中山公园和劳动人民文化宫也没有。“文革”时期,在北海公园的九龙壁北面,曾经开辟过灯光篮球场,也只是昙花一现。同样作为皇家园林,为什么独天坛而有此运动场?多年以来,也没有什么专业人士因其与天坛古建筑不搭而提出异议,这便彰显天坛的与众不同。如此新旧融合,一墙之隔,两重天地,一步便可以从古代钟鸣旗扬的祭天之坛庙,而走到这里的运动场上,人声鼎沸,如同走进喧嚣闹市。如果再想想蒜瓣一样簇拥在长廊下那些下棋打牌的人,红墙碧瓦下和柏树林中舞姿翩翩的人,便会明白重新布局天坛时的良苦用心。后来经过不断完善,运动场四周,增添了座椅、挂衣物的铁架,方便了锻炼的人们。能够一笔勾出新旧两种色彩,不仅不隔,而且水渍墨洇使两者晕染得恰到好处,尤为让我感叹。
清晨,一直到中午,运动场上都是人流不断。这一片运动场,占地面积不小,各种运动器械也不少。来这里锻炼的,大多是中老年人。按理说,中年人正是上班的年龄,不应该在工作时间出现在这里。这是20世纪90年代企业下岗潮的结果,让这些中年人提早步入老年人的行列,运动场,便成为他们消磨时间的最好场域。如同清风朗月不花一分钱,这里免费,可以健身,可以消闲,还可以以练会友,也可以发发牢骚,骂骂大街,甚至指点指点江山,有说不尽的话题和排气阀。
疫情期间,有一段时间这里人少了很多,显得有些冷清,但很快就恢复了以往的喧哗。憋闷宅家的老人,比年轻人还要耐不住寂寞,尤其天好的时候,更是如纷纷出笼的老燕一样,飞回旧巢,聚到这里。这里,立刻又如热锅炒豆一样热闹。
那天快中午时分,我来到这里,晨练已接近尾声,人依旧不少。春末时分,天气不冷不热,正是锻炼的好时候。在一个攀缘的铁架前(这种架子由一根根间隔半米左右的铁棍组成,人们手握着这一根根铁棍腾空向前攀越,在国外,这种架子叫作monkey bars,一般儿童爱玩),见到一位老人,用它玩出了新花样。他双手握着铁棍,头朝下,双腿从铁棍之间笔直向上,做倒立的动作,一动不动,坚持了有十来分钟,才从架子上下来。这需要臂力,也需要血压和心脏的平衡能力。
我很是佩服,忙问他:您可真够厉害的,您今年有多大了呀?
他连连摆手道:这算不了什么!然后,他伸出两个手指比画比画,我看出来了,是六十六。在这里,六十六,真算不上多老的年龄。
我说:六十六,也够不简单的!
他接着说:你去看看那边的老爷子,他比我厉害!
我去了那边,单杠上练大回环的老爷子,跳下杠,白髯飘飘,颇有点儿仙风道骨。问他高寿,他告诉我他今年八十一。然后,他对我说:锻炼不是养生,养生是保命,是把命像蛐蛐一样放进罐子里养;锻炼是把命像鸟放出笼子,让它自己蹦跶。
我说:您说得还真有哲理!
他一摆手说:什么哲理!是大实话,你说,咱们这么大年纪了,指得上孩子吗?指得上花钱雇个保姆?还是指得上以后进个养老院?跟你说,谁都指不上!把自己身子骨儿练好了,就是不给孩子添累赘,不给别人找麻烦,也不给自己找麻烦。你说对不对?
我连连点头称是,不住夸他真是厉害!
他又一摆手说:我算不上厉害的。你瞅瞅那边!
顺着他手指的方向,前面不远正练双杠的老爷子,听见了他的话声,走了过来。这一位,没有胡子,脸色光滑红润,笑眯眯地冲他问道:说我什么坏话呢?
他没有理他,相反冲我说:你问问他多大岁数了。
我便问道:您老高寿?
我比他大十岁。你算算多大了吧!
九十一?真是看不出来,觉得比他得小点儿呢。
不是中午的阳光填平了他们脸上的皱纹,是锻炼,更是锻炼后的心情和心态,让他们这么大年纪还有这样旺盛的精气神儿。
有时候,我会感到,同样的时代,同样的环境,同样的空气同样的风,他们的心气和心态,比一些年轻人还好。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仅仅是锻炼吗?路过这里的时候,偶尔,我会这样想。
推荐阅读
《天坛新六十记》
肖复兴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肖复兴,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北大荒插队六年,在大中小学任教十年。曾先后任《小说选刊》副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有各种杂书百余部。曾获全国、北京和上海文学奖及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
本书并不是介绍天坛历史或书写天坛风景的导览之书,而是作者借在天坛写生的机会,贴近公园里的普通百姓、平凡草木,将来往于此的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人生际遇,一一记录,构成一幅当下市民生活百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