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好书抢先看 | 《天坛新六十记》连载(第4期):梵音鼓
时间:2024.04.07

编者按

近日,著名作家肖复兴新作《天坛新六十记》面世。天坛曾是明清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现如今却是普通百姓游玩的打卡胜地。今天继续连载《天坛新六十记》,邀请读者朋友们一起领略皇城下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

梵音鼓

走近丁香树林,听见一阵音乐传来,声音不大,却不绝如缕,像是寺庙那种袅袅的磬音禅乐,回音清新缥缈。

走过去一看,一对中年男女,男人坐在长椅上,双手拿着鼓槌,敲打着膝上一个东西,黑色,圆形,音乐就是从那里发出的;女人站在他的前面,看着手机,在指点着他击打的错点。

是一种打击乐器。圆盘上有十五个音,中间是定音1,上下分别是234567的高低音,不复杂,打起来应该比木琴和扬琴要容易些。不过,孤陋寡闻的我,第一次见到这玩意儿,便问道:这是什么乐器?

女人告诉我:梵音鼓。

这名字和它发出的声音很吻合,都能让人想起寺庙中香火的袅袅缭绕和经幡的缓缓飘动。

我又问:这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一种合金。男人告诉我。

我又问他:多少钱一个?

他笑笑,没有嫌弃我的少见多怪又多问,只是有点儿神秘地对我说:别人送的。

在天坛,能见到很多新鲜的人物和事物。尤其对于我这样见少识稀又有些好奇的人,天坛是一本大书,翻开哪一页,都会让你开卷受益。

我听他打完一支曲子。女人指着手机让男人看,指出哪里的节奏有误,哪里的音符打错。

我问:这是什么曲子,这么好听?她把手机递给我看,屏幕上现出了曲谱,是简谱,上面有曲名《大鱼》两字。原来是动画电影《大鱼海棠》的歌曲。

打了一会儿之后,男人收拾起他的梵音鼓,一边把它装进一个黑色的圆包里,一边对我说:这玩意儿能让我烦躁的时候静下心来。还能治抑郁症!

女人不动声色地继续对我启蒙:所以,它又叫无忧鼓。

男的站起身来,背起梵音鼓,对我说了句:回家再打它去喽!

我对他说:这里打它比在家要好!心里想的是,希望他能在这里多打一会儿,真的挺好听的。

他微微地冲我笑了笑,说:那是!这里清静,古树又多,郁郁葱葱的,适合这玩意儿!

什么东西都需要相适配,剑鞘,鞍马,古松柏和梵音鼓,还有这一对男女。望着消失在丁香树丛中的这一对男女,我这样想。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天坛新六十记》

肖复兴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肖复兴,北京人,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北大荒插队六年,在大中小学任教十年。曾先后任《小说选刊》副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副主编、北京市写作学会会长、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著有各种杂书百余部。曾获全国、北京和上海文学奖及中国好书奖、冰心散文奖、老舍散文奖、朱自清散文奖。

本书并不是介绍天坛历史或书写天坛风景的导览之书,而是作者借在天坛写生的机会,贴近公园里的普通百姓、平凡草木,将来往于此的寻常百姓的生活点滴、人生际遇,一一记录,构成一幅当下市民生活百态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