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光明日报》刊发《粟中藏世界 芥子纳须弥——“动物肖像”背后的生态博物世界》书评,重磅推荐北京出版社“动物肖像”系列丛书。
“动物肖像”系列丛书
北京出版社
粟中藏世界 芥子纳须弥
——“动物肖像”背后的生态博物世界
玛利亚·西比拉·梅里安描绘的蝴蝶各个变态阶段,及其寄主植物。选自“动物肖像”系列丛书之《蝴蝶》
“很久以来,帝国和财富就建立在鲱鱼之上;如果鲱鱼鱼汛没有来,帝国就会衰落。”在《鲱鱼》一书中,作者如是“描摹”了鲱鱼的历史肖像——在中世纪,鲱鱼作为“大海中的银子”,是用黄金和兽皮来交换的。
如此一来,你是不是突然对这个小物种就肃然起敬了呢?虽然看似不起眼,但鲱鱼一下子就游进了历史。于是,对于鲱鱼,或许你产生了想要了解的欲望。而北京出版社“动物肖像”系列丛书中的《鲱鱼》,能帮助你解开谜题。
“动物肖像”系列丛书中,还有《蝴蝶》《驴》《狼》《羊》《犀牛》《鸦》……整套书满是这样让人瞬间惊奇的通识新知,每一组动物肖像背后都藏着一个充满奇趣的生态博物世界,其中有自然的奇妙法则,有人类干预下的蝴蝶效应,有生物学家的物种多样性观察,有作家富有激情的奇幻想象,有艺术家超现实主义的影像表达。
如同一部生动的人文自然纪录片,这套“动物肖像”系列丛书的每一集都仿佛打开一种动物的档案,以诗意化的语言,追溯这种动物几个世纪以来的文化和自然发展史。
让我们接着翻阅这本《鲱鱼》,细细观看——
你以为鲱鱼只在海洋里和餐桌上?不,它们无处不在。或游弋在16、17世纪的木版画里,又或以各种形态呈现于诸多版本的博物志、自然史、民族史的插图中;或被静置于“鲱鱼礼拜”等20世纪初的老照片里,又或藏在勃鲁盖尔的油画《尼德兰箴言》里;或隐身于卡斯帕·大卫·弗里德里希描绘的《海边妇女》忧郁眺望的眼神里,又或跳动于温斯洛·霍莫与风浪奋战的《捕鲱之网》里。它们风干于凡·高的静物画里,在维京海盗的冒险故事里,在编年史里,在格言诗里,也在账簿和保险单里……
鲱鱼军团是世界漫游者,鱼群安静游弋时发出的蓝紫黄绿的闪光形成美丽的“鲱鱼景观”。“在这个没有固定联系的世界里,它们的消遣是冒险,它们的爱情是旅行。它们在自己的行进队伍中泼溅出了真正多产的洪流”。鲱鱼传奇性地多产,雌鱼产下数万枚鱼卵,雄鱼排出鱼白,它们没有时间相爱,也不懂哺育,小鲱鱼需要独自度过既没有父母又尚未加入鱼群的孤独时光:要么游泳,要么死去。在60天里,在1440个小时里,在鱼鳍和鳞片慢慢生长的艰难时刻,它们躲避追捕、学会生存,体味独处的优缺点,并在外观定型、装备齐全后组成鱼群。它们融入集体,又保持独立个体,它们泯然鱼群却又不失各自特色。这是鲱鱼生命的奇迹,也是鲱鱼教给人类的自然哲理。
看来,鲱鱼有着人们意想不到的深刻,它们是“幸存艺术家”,是群居的个体主义者,它们很早就学会了在参与和拉开距离之间保持平衡,这种平衡是鲱鱼得以在气候变化、大陆漂移等环境变化中幸存的前提条件。
法国鱼类学家艾蒂安·德拉塞佩德在1803年所著的《鱼类博物志》中说:“有些东西的使用决定了整个帝国的命运,鲱鱼就是其中之一,咖啡豆、茶叶、热带香料甚至蚕,都没有鲱鱼对国家财富的影响那么大。”
从古罗马学者老普林尼所著的《自然史》中的“鲱鱼鱼梁”,到709年英格兰伊夫舍姆修道院账簿中有关鲱鱼的记录;从10—13世纪鲱鱼大都市雅茅斯持续40天之久的欧洲最大的鲱鱼交易会,到斯科纳鲱鱼博览会上由8个“鲱鱼量器”明确的交易标准(119升);从法英战争中贝德福德公爵的投掷鲱鱼计划,到汉萨同盟与鲱鱼休戚相关的崛起与衰落……当鲱鱼在欧洲日益变成商品和财富的保障时,鲱鱼便不仅仅是鱼了,鲱鱼军团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自然、宗教、贸易和战争,甚至游进了13世纪编写的大型历史教科书《国王垂训》中,蔚为壮观。美国作家马克·科尔兰斯基在其关于盐业贸易史的著作中写道,控制鲱鱼和盐,就意味着控制北欧经济。
那么,鲱鱼是不是超出了你的想象?《鲱鱼》一书中的科普知识、历史细节、哲理表达,让人读来趣味横生又值得回味。
这套“动物肖像”系列丛书,“粟中藏世界,芥子纳须弥”,内涵丰富,小而可贵,以动物为叙述的切入点,从文化符号的角度挖掘动物背后丰富的知识,展示几个世纪以来动植物的文化和自然历史,探索它们的生存轨迹及其与人类的关系。每本书的前半部分都是讲述动物的文化史,后半部分则勾勒出分布在世界各地的动物肖像,堪称此种动物的文化史百科全书。北京外国语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李雪涛在丛书序言中说:“从文化史的角度,对动植物进行描述,这就好像是在人与自然之间建起了一座桥梁。”
这套书由不同作者描绘不同动物的“肖像”,每位作者的“笔法”都不一样,仿佛纪录片每集更换导演一样,能够让读者有不同的阅读体验。其中大部分作者都具有跨学科的研究背景,视角多元,叙述既有广度又不失深度,将西方文化史上与动植物相关的典故娓娓道来。这套书曾被评为德国最美图书,北京出版社引进版权之后,在原版基础上进一步打磨雕琢,选择的译者在德语专业背景之外都有各自的研究领域,如文化史、全球史、东西方文化交流史等,译文通俗晓畅,做到了“信、达、雅”。
与其他动物科普书不同的是,这套书不是围绕动物的平面形象进行自然知识的普及,而是从文化史、自然史、社会学等多个角度立体多面地描绘出动物的立体肖像。在多学科、多维度知识光源的照射下,动物跃然纸上、栩栩如生,更将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真正融合起来,自然而然地加以呈现。这种博物式的科普,以及多方位学科光源照射下的描摹,也给中国的博物学家提供了新的思路。
当然,这套丛书也有一些缺憾,虽然部分内容也涉及东亚艺术史,但丛书的作者大多对东亚,特别是中国有关动植物的历史了解不多,对东西方博物学知识的融会贯通不足。如果作者素材资料收集得更为丰富,具备更多中国文化史的知识,那么可以对一些有趣且有意义的人与动物的话题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就积极意义而言,这也给国内原创博物科普作者留下了描绘的空间。
所谓人类的历史即动物进入人类生活的历史,动物是人的一面镜子,描摹“动物肖像”也可以帮助人类更清晰地认识自我、认知世界,在它们的历史轨迹中找到生命依存的真谛。
本文刊发于《光明日报》(2024年4月27日第12版),作者系文津出版社副总编辑许庆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