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编辑,是出版行业里不可或缺的青春力量。他们以崭新的视角、敏锐的感知、创新的勇气,在书海中乘风破浪,以青春姿态为新时代出版行业注入鲜亮色彩。本文是《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青年编辑李婧婧的专访。一起来领略京版集团青年编辑的风采。
“名如其人”,用在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第一编辑室主任李婧婧身上可谓恰如其分。纤细娇小的她,却以一份坚韧的力量去做出版,《流俗地》《阿娜河畔》……作为这些“叫好又叫座”作品背后的“推手”,我们看到出版业青春力量的崛起。
“这几年的工作经历,让我发现了一些好的作家,珍惜文字的作家,认真写作的作家,有潜力的作家。”李婧婧坦言,自己期待这些作家更多地被读者看到。
倾尽心力为好作家、好作品
“想开一家全是矮脚猫的猫咖或者只做串串香的深夜食堂,如果能赚点钱就买辆房车去旅行。”这是涉足出版业之前,李婧婧的想法。入职出版业第六年,如今李婧婧期待通过自己的努力,让一些真正在用心写作的人被更多的读者看见。
2022年,李婧婧与作家阿舍因《阿娜河畔》相识。在随后一年的出版时间中,李婧婧与阿舍交流稿件中的细节,打磨文本,李婧婧才逐渐知道阿舍为完成这部小说写作所做的大量工作。她缓缓地介绍说:“2010年阿舍曾生活的团场被撤销,她成了一个没有故乡的人,她逐渐意识到作为作家的自己必须要做些什么,于是开始搜集与兵团有关的资料。关于农业、工业、教育、水利等各类的相关作品,她看了四五百本,这些工作一做就是5年;为了小说里一个次要人物的几句话,她听了100多集杨照先生《资本论》的讲座……”
在李婧婧看来,阿舍是一个极热情、纯粹的人。“她身上那种干净明亮的气质非常吸引我,她的《阿娜河畔》也是如她本人一样的长篇小说。”李婧婧坦言,接触过一些讨巧的、浮皮潦草的写作之后,愈发知道像阿舍这样的作家的不易,“自然会生出偏爱,更愿意竭尽所能地为好作家、好作品争取与之相匹配的成绩。”
功夫不负有心人,《阿娜河畔》出版之后,收获一片赞誉,在北京、宁夏、新疆等地举办宣传活动时读者反响热烈。该书入选了中宣部2023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选题、中国作协“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2023年度“中国好书”、书香中国·北京阅读季2023年度“京华好书”等,并多次加印。
《阿娜河畔》
阿舍 著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每次陪伴她去外地做活动,她总会拉着我的手,连声抱歉耽误我的工作,感谢十月文艺社为这本书的付出,但我始终觉得这些掌声和成绩是她和她的作品应得的。”李婧婧很是动情地说道,“我们只是在为一位好作家,为一部好作品,做我们该做的事情。”
期待与作家共同成长
李婧婧努力去挖掘那些真诚的写作者,这也是其拓展“未来文学家”书系的动力之一。“今年这个书系会推出两个女孩的书,一本是‘90后’作家苏南的《胎记》,一本是湘西作家王爱的《人间盐粒》。”
苏南的散文写的是自己的成长经历。“她是一个不被父母期待的女孩,被取名‘周赛男’,自从知道自己名字的由来,她就羞于向外人介绍自己。她的母亲对她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再给你生一个弟弟好不好?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母亲每次都会在‘弟弟’两个字上拔高音调,显出一种咬牙切齿的决绝。”李婧婧说,苏南在作品中,写她自己就像家里一个多余的摆件,可以随时拿出来送人,有这个摆件,母亲不见得有多开心,没有这个摆件,母亲也不见得有多遗憾。“如果说‘赛男’是她的‘胎记’,那么‘苏南’就是她剥离了原生‘胎记’后,在写作道路上争取到自由的自己。”
相较于对苏南的熟稔,李婧婧坦言自己之前对于作家王爱则是略显模糊又犹疑的。“签出版合同时,她告诉我,她不能出来做活动。那时正值疫情期间,出行本就困难,我以为是这个原因,就答应了。后来偶然得知,她似乎是身体原因不便出门。我不知道怎么开口询问,也不知道从何处探寻,一搁再搁,也成了小小的心结。”
一次前往新疆做活动的途中,李婧婧和阿舍聊起苏南和王爱,意外得知阿舍和王爱相识。“因为写作的关系,也因为都是少数民族身份,她们有惺惺相惜之感。新疆之行结束后,阿舍向王爱转达了我的顾虑和疑惑,我也因此知道了她的经历。”李婧婧说道。
王爱出生在古道溪,一个美丽但贫困的地方,但是那里的人们却几乎都有读书的习惯,就像吃饭、睡觉一样自然,因此,读书也是她的命运。“大学毕业后的她曾经四处谋生,读书和写作是她一直没有丢弃的东西。”李婧婧介绍说,2013年6月,王爱的家被无名大火烧得精光,她的书和手稿变成灰烬。在那之后的一个多月,她外出参加比赛,又不幸在途中遭遇车祸,腰椎受伤,被迫长期卧床静养。
“后来,我们把她的自述改为新书《人间盐粒》的序言,取名‘种书的人’。她在里面写道:‘读书和写作伴随着我的整个生命过程,让不幸的命运看起来没有那么悲哀。’”李婧婧直言,冥冥之中,似乎有遥远又切近的连接,“通过阿舍老师我得以了解这个身在湘西的女孩,再看《人间盐粒》,也有了和最初审稿时截然不同的感受。”
“就是在这些时刻,让我确信做出版的意义。”李婧婧笃定地说道,“我想和这样的作家一起成长,让她们写作的道路更平坦一些,更宽阔一些,我更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拿起笔写下自己的故事,发出自己的光,像阿舍那样写下自己消失的故乡,像苏南那样剥离疼痛的胎记,像王爱那样对抗不幸的命运。”
入行以来,李婧婧始终保持阅读的习惯,关注行业的动态,进行职场技能“充电”。与此同时,保持生活的松弛感,方能让人一路向前。“买辆房车去旅行怕是没那么容易,更多还是通过看剧、撸猫、打游戏这些每天都可以做的事情去换换脑子,恢复能量。”采访临近结束时,李婧婧畅快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