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7月,全国各地学生陆续迎来暑假。为丰富孩子们的假期生活,《科普时报》发布暑期阅读书目,北京出版集团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瓦屋山桑》受到重点推荐。
《瓦屋山桑》
张国龙 著
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
本书是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国龙创作的现实题材儿童小说。乡村兄妹米铁桥和米李花的父母一同外出打工,音信杳无。米铁桥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县城重点高中。为了不辍学,他只身远行寻亲,但最终无功而返,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乡村代课教师,也帮助妹妹完成了学业。小说还塑造了一批与米铁桥兄妹同龄的乡村少年形象,展现了他们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折射出乡村建设发展的新气象,颇具时代意义。
守望故乡,希望犹在
我的故乡位于四川东北红丘陵深处,那里层峦叠嶂,隶属嘉陵江流域。我家的瓦屋始建于1902年,属于典型的川东北民居。三合院门前是遮天蔽日的慈竹林。在川东北地区,有竹林的地方,必定有人家。这里,是我梦开始的地方。瓦屋四面环山,猫儿山、牛牧山、高白嘴和石牛寨,围住了我的童年,但无法困住我的梦想。
12岁那年,我去镇上最好的中学——老林中学读初中。走出那个名叫“偏崖子”的陡峭垭口,从此,我就成了一只候鸟。山崖前有一棵巨大的老桑树,儿时的我,无数次站在树下,等待爸爸妈妈赶场归来。瓦屋和山桑,一次次萦回在我的梦中。因此,我把这部小说命名为《瓦屋山桑》。瓦屋和山桑,是我一生都无法解开的情结,不管我走多远,走多久。
老林镇,曾经是大西南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是儿时的我心目中的大千世界。古老黄葛树下的邮政所旁边的理发店,以及邮政所门前陡峭石阶下的农贸市场,是我儿时经常光顾之地,也是承载我小说中铁桥李花兄妹的希望之所。
上研究生二年级那年,我第一次把故乡写进一篇名为《有个地方叫老林》的散文里,我强调了它的偏僻、困顿和朴拙。那以后,故乡虽从未远离,却难再走进我的文字里。
年岁渐长、高度城市化的我,俨然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人。1999年春节,我回到故乡。得知近邻廖婆婆去世,她的丈夫病危,家里只有一个11岁的孙女。廖婆婆的3个儿子都在远方打工,不肯回家。按辈分应该叫我“三哥”的那个11岁小女孩,默默地承担起照顾爷爷的重担……我颇为动容,匆匆忙忙写下了中篇小说《就是不回家》。我所有的文字激情都给予了那个11岁的小女孩,恨不能给予她所有的同情和安慰。无法冷静的我,自然丧失了理性,故而忽略了太多太多。诸如,故乡的四季风物,农民工离乡背井的辛酸、无奈,中国城市化进程中乡村被遗弃的宿命……毫无疑问,我糟蹋了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题材。
2012年6月下旬,我去云南腾冲参加滇西笔会。久违的稻田和农家小木屋,骤然复活了我那遥远的乡村记忆。我的思绪时常穿越千山万水,停泊在早已镂刻进灵魂的故乡山梁、沟壑间。我再一次产生了把故乡写进小说的冲动,开始重新书写那个被我写坏了的题材。
2012年迄今,我时常神游于故乡的山山水水。丢失多年的故乡的春天、夏天和秋天,复活在我的文字里。我甚至忘记了我在写小说,忘记了推进故事情节,沉迷于故乡四季变换的风情。我这才惊觉,故乡油桐花的美丽一直无人问津。真不敢相信,如此笨拙、粗陋的树干,竟能开出如此动人的花朵。我陆续出版了“铁桥李花”系列长篇小说——《红丘陵上的李花》《老林深处的铁桥》《麻柳溪边芭茅花》《瓦屋山桑》。其中,《瓦屋山桑》获得了第35届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最佳文学奖,同名电影正在筹备拍摄中。目前,我正在写作该系列的第五部,笔触延伸到了当下。
我是幸运的,我走出川东北的红丘陵,定居京城,实现了梦想。半生过后,我突然发现,我又是不幸的。少年时背井离乡,便无法真正归来。如今,故乡的高速公路可以通达东西南北。村村通公路,让花椒基地、核桃基地等欣欣向荣。我虽然不能回来,但我会一次次“打开”故乡,把它写进我的文字里。
本文刊发于《科普时报》(2024年7月5日 第13版),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本书作者张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