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7月7日
卢沟桥的炮声
成为中华民族抗战总动员的号角
整个中华大地到处都是抗日的怒火
全体中华儿女
冒着敌人的炮火共赴国难
千千万万爱国将士
浴血奋战、视死如归
用生命和鲜血
谱写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壮丽史诗
在气壮山河的全民族抗战中
文化界也是重要战场
漫画也曾是重要武器
抗战时期,中国建立起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除军事抵抗之外,中国人民还开展了包括文化抗战在内的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运动。在文化抗战中,漫画家们纷纷投身对日抗战宣传教育活动中,发起了影响广泛的抗战漫画运动。
所谓的抗日漫画运动,指的是以卢沟桥事件为起点爆发的日中全面战争时期,漫画家们为“唤起民众同仇敌忾彻底抗战之心”而自发进行的全国性的宣传教育活动。
中国兴起的这场名为“漫画战”的抗日漫画运动,为推动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漫画家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呈现出一定的时空特点:时间上,抗战初期应运而生,抗战相持阶段深入发展,抗战后期开辟抗战建国的新主题;空间上,在国统区曲折发展,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则持续走向高潮,在国际社会也留下了一定的活动痕迹。漫画宣传所具有的这种“短兵突击”的力量,在抗战时期颇为引人注目。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距今已经80年,我们在总结这场以弱胜强的战争胜利的因素时,除了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爱好和平与正义的各国人民的帮助和支持以外,还包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弘扬,和已经觉醒的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进行了全民族抗战这些因素。而在精神的弘扬、人民的觉醒背后,是抗战时期广泛的社会动员,抗战漫画运动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动员手段,值得我们铭记。从以史为鉴的角度看,抗战漫画运动中所蕴含的成功经验值得发扬光大。另外,在当下社会,无论是从“读图时代”提供“益趣之书”的角度,还是从把严肃的学术叙事故事化、塑造新的“公众历史”的角度,以漫画为载体开展历史叙事,来讲述“漫画中的历史”,也不失为有益的尝试。
从当下的研究状况来看,学术界围绕抗战漫画的研究还比较薄弱,比如有学者感慨迄今国内还没有一本像样的“中国抗日漫画史”,抗战漫画家群体研究也还不够等。回顾中国抗战漫画运动,会发现其中的一些端倪,比如抗战漫画运动的组织领导者,除了敌后抗日根据地出于“总体战”的考量,非常重视抗战漫画运动外,国民党方面比较忽视包括抗战漫画运动在内的宣传工作,抗战后期甚至打压漫画家们。抗战漫画家们虽然也有一些组织、团体、刊物等将他们聚拢起来,但在漫长的抵抗岁月和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下,基本生活都得不到保障,拖家带口的生活,“民族主义”和“活着”的交织中,他们一边艰难讨生活,一边以漫画来进行“笔杆抗战”,虽然难能可贵,但也削弱了抗战漫画运动的影响力。近代以来利用历史漫画开展宣传工作的一些优良传统也遭到忽视,如陈诚在淞沪会战后检讨得失,认为1924年至1927年的大革命时期设立总政治部,在“宣传、组训和激扬士气”方面厥功至伟,但“其后渐形陵替,至抗战军兴,政训工作之于部队,作用甚少,淞沪会战后,检讨得失,咸以为加强部队政治工作,有极大之重要性。”虽然国民党部分战区也提出了“涂写标语”“绘制漫画”“张贴传单”“散发宣传品”等宣传方式,制定了用“纸弹击溃敌人”的目标,但并没有像大革命时期以组织建制来加以落实,成效也就有所差异了。
虽然以后见之明的视角,抗战漫画运动不尽如人意,但不可否认的是,漫画家们身体力行,发表大量漫画作品,题材包括对日寇残杀我同胞的揭露、难民流徙的苦痛、汉奸的悲惨下场和战士的英勇战斗姿态等,致力于“唤起我们有无限力量的民众,使他们坚决地认识此番全面抗战的意义”。漫画家们对自己的使命也有清醒的认识:一、分途使各地民众明了抗战救亡的意义。二、鼓动前线将士杀敌情绪。三、唤起并组织各地漫画界,负起同役使命。从文化抗战的视角,具有“祛邪扶正疗效”的漫画对于时事政治的介入,对民众历史转折关头内心愿望的感性表达,对抗战时期中国社会风云变幻的直观记录,不仅比其他文学形式更加直接和深刻,也远远超过了漫画家们自己的使命预设。无论是“抗战中的漫画(资料)”,还是“漫画中的抗战(历程)”,对抗战漫画运动的研究还有很大的空间,这大概是我们未能充分认识其价值的内在原因吧。
本文节选自《中国抗战漫画运动研究》
推荐阅读
《中国抗战漫画运动研究》
孔祥宇 著
北京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