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输入关键字
EN
一周年!我带来两份特别的礼物
时间:2025.07.15

北起钟楼,南到永定门,全长约7.8公里的北京中轴线,是北京老城的脊梁和灵魂,见证了古都700多年发展变迁。梁思成曾盛赞:“北京独有的壮美秩序就由这条中轴的建立而产生。”继承周代城市秩序、始建于元代的北京中轴线,集中体现了“以中为尊”“礼乐交融”“天人合一”等蕴含古人智慧的哲学思想。

近日,第47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世界遗产大会)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开幕。在这个盛大的国际舞台上,北京中轴线作为上一届成功入选《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文化遗产,再次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北京中轴线申遗文本编制团队负责人,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国家遗产中心主任吕舟为本届世界遗产大会带来了两份诚意满满的礼物:《天地中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汉、英)》《各美其美——北京中轴线与世界都市轴线对比(汉、英)》。这两份承载着北京中轴线深厚文化底蕴的礼物,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独特魅力,也彰显了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就与自信。

from clipboard

吕舟教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原主任罗斯勒赠书

from clipboard

吕舟教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文化助理总干事、国际文化财产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原总干事穆内尔·布什纳吉赠书

from clipboard

吕舟教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原文化助理总干事佛兰切斯科·班德林、马耳他驻教科文组织原代表瑞·邦丁赠书

from clipboard

吕舟教授向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印度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使维沙尔·夏尔玛赠书

from clipboard

吕舟教授向国际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原主席河野俊行赠书

from clipboard

吕舟教授向非洲遗产基金执行主任阿尔比诺·乔菲赠书

from clipboard

吕舟教授向韩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ICOMOS Korea)主席崔在宪赠书


《天地中和》

深刻阐释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价值

《天地中和——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汉、英)》是一部全面解读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著作。书中不仅阐释了北京中轴线传承的“天地中和”哲学思想和文化内涵,还通过精炼的文字、精美的图片展现了北京中轴线的壮美及各个建筑的特色,彰显了中国古代都城规划蕴含的深厚文化底蕴和建筑艺术的高超技艺。

from clipboard

《各美其美》

开展一场跨文化对话,共赏世界文明图景

与《天地中和》相呼应,《各美其美——北京中轴线与世界都市轴线对比(汉、英)》则通过对比研究,将北京中轴线与世界各地的都市轴线放在一起,展开了一场跨文化的对话。

书中对北京中轴线及其他世界都市轴线进行了科普性介绍,还就北京中轴线对亚洲周边地区都城规划、营建产生的广泛影响进行了分析。帮助读者更为深入地理解北京中轴线的突出普遍价值,并提供给读者广阔的视野,感受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力量。

在全球化的今天,这种文化交流与对话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我们打破文化隔阂,增进相互理解,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from clipboard

《天地中和》与《各美其美》这两部著作的出版与传播,为世人更准确地理解北京中轴线的文化内涵、更好地了解中国提供了两扇窗。

另外要特别祝贺的是,7月11日,本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西夏陵”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达到60项。期待日后有更多的国际读者一起翻开书页,一起实地探访中国,感受中国的独特魅力。